小高编辑--中国传销--异地的前世今生 之十六
来源:中国反传销网 WWW.FCXW.CN 编辑:反传销 时间:09-05 18:14 点击:次
小高编辑--中国传销--异地的前世今生 之十六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fcx5666
真正的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是指通过一定的联结纽带,遵循一定的规则,将众多分散孤立的经营单位联结在一起,并按照规则的要求进行商业运作。连锁经营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流通领域必须实行规模经营,以大流通来适应大生产;另一方面,大众消费时代又要求流通领域必须实行灵活经营,以方便化的流通来适应个性化的消费。为了解决流通中这种规模与灵活、效率与方便之间的矛盾,连锁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流通方式便应运而生。连锁经营通过对若干零售企业实行集中采购、分散销售、规范化经营,把现代社会化工业大生产的基本原理,结合商业的特点,运用到流通领域,实现了流通的系统化和规模化,达到了规模效率与灵活方便的统一。连锁经营的基本规范和内在要求,便是在连锁体系内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规范和统一销售价格,其本质特征集中表现为分工专业化、作业标准化、形象一致化等方面。
连锁经营的发源地是美国,在美国内战之前,连锁经营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连锁商店首先出现在大零售商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那些行业和部门,如杂货业、药品业和家具业,没有进入纺织业。在地区分布上,连锁商店大多分布在小城镇和大城市的郊区,在大城市的中心和乡村地区极少。而且,在开始的时候,连锁商店几乎全是地区性的。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它一直都没有成为美国的重要零售机构。
但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其经营已经成为全国性的,并且马上同其他大零售商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连锁经营已经发展到遍布各地,并且有了很高的发展效率,成为成长最快的销售商,并正在成为美国标准的大零售机构。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影响,连锁商店的发展一度受到阻碍,发展速度停滞。二战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这是连锁商店迅速发展起来的转折点。
第一家颇具规模的连锁商店是1859年乔治·F·吉尔曼和乔治·亨廷顿·哈特福特在纽约创办的大美国茶叶公司。在短短6年的时间里,便已发展到了26家正规连锁店。全部集中在百老汇大街和华尔街一带,全部经销茶叶。1869年该公司更名为“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Great Atlantic & Pacific Tea Co.),并开始把它的连锁商店延伸到东北部,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到1880年已经发展了100多家分店,经营地区从圣保罗、明尼苏达到诺福克、弗吉尼亚。1900年前,该公司经营的地区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整个大陆,经营范围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除了茶叶,还经营包括了咖啡、可可茶、糖、各种浓缩汁和发酵粉的商品,销售额达到了560万美元。在以后的10年,它有了更大的成长。
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的经营方式是连锁经营在杂货业的小试牛刀,它的锋芒初露引来了很多企业的效仿。其他茶叶公司相继建立了连锁商店,也有人用同样的方法经营别的杂货。
跟随“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脚步的另一家成功的、大型的连锁经营公司是“胜家缝纫机公司”,在商界它的营销方式要远远比它的产品更吸引人,被公认为连锁加盟界的鼻祖。它生产的缝纫机在140年前属领先时代的新产品。由于消费者对其新产品的性能及产品本身认识不足造成销售困难,胜家公司决心进行大胆的尝试,遂于1865年开始采用“特许经营”分销网络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收到很好的效果,迅速打开了产品销路,从此雄霸美国市场。这样,现代连锁(特许)经营诞生就在美国胜家公司诞生了。之后一个半世纪无数的商界神话,造就了麦当劳、肯德基、柯达、富士等企业巨人。1959年,国际特许经营协会IFA成立,制定了特许经营道德规范和营运标准,进一步推动了连锁(特许)经营事业在全球范围蓬勃的发展。
在台湾,连锁业萌芽于1956 年,当时较有名的连锁店有生生皮鞋、天仁茗茶、郭元益饼铺、宝岛钟表公司等。这些连锁体系大多为以拓展直营店为主且成长速度较为缓慢,直到1961 年的正章洗染店才以直营店与特许加盟并行的方式,以惊人的速度,在短短的两年内成立了一百多家连锁店,此为台湾连锁业加盟的开始。在1970 年统一企业引进美国南方公司的(Seven-Eleven)连锁便利商店经营技术,台湾逐渐进入第一波的渠道革命。
虽然兴起的时间要比美国晚六、七十年,日本的连锁经营却发展的有声有色。日本最早的连锁经营企业当属1963年成立的“不二家”西式糕点咖啡店,从此日本开始抛弃传统的直营式连锁经营业态。70年代以后,日本的特许经营以零售业和饮食业为中心迅速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许经营体系。
当连锁式经营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逐渐流行的时候,香港于60年代业开始出现了这种经营手法。时间上和日本差不多,在东南亚地区属于最先起步的了。东江菜馆是香港饮食业尝试连锁经营的第一家企业。在商品零售方面,超级市场是最早采用连锁经营的。到了7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的起飞,连锁经营迅速发展起来,除了饮食业和超级市场之外,其他的服务性行业及商品零售业也越来越多的采用连锁经营。
在中国,1984年8月首家以商标特许形式在北京落户的皮尔·卡丹专卖店的开业,被视为中国连锁经营的开端。1986年,天津立达集团公司创办了天津利达国际商场并在国内率先组建连锁店拉开了我国本土连锁经营的序幕。1987年,木兰集团旗下的“沈阳木兰家电连锁”可能是国内最早的家电连锁销售的企业,在九十年代初,该集团最鼎盛时期,木兰集团在国内开了二百多家家电连锁商店。1987年,“肯德基”首家连锁店落户中华,1990年“麦当劳”连锁店也开始在我国遍地开花。同年,东莞市糖酒集团美佳超市在虎门开设了第一家“美佳食品连锁店”,两年内连锁店增加到18家,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一时声名雀起。美佳凭借其连锁经营,统一规范管理,确立了在东莞乃至全国连锁业的整体优势地位。1991年5月上海联华超市商业公司成立,成为上海连锁超市的“领头羊”。1992年9月上海华联超市公司相继成立,第二年门店数就达到11家。到1993年底全市开设了300个超市门店和自选商场。
连锁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在我国发展迅猛,尤其以食品、零售、餐饮业等行业为代表性,如上海“荣华鸡”,河南的“红高粱”、“亚细亚”、“华联”、“联华”等等众多的连锁企业,一轮又一轮地不断将连锁经营推送到各个领域。
从国外到国内,连锁经营已经不再局限于快餐业、家电业、汽车业或是商品零售业,它不仅涉足了服务业的大多数行业,它的行业区分性很大。这种连锁的观念,正如风行草偃般地,深深影响到许多其他种类的产品或是服务业。
1998年5月12日“深圳特区报”社论《商业要创新,连锁须先行》李长春: 零售业发展的大趋势是连锁化。连锁化为企业开辟了市场利润最大化、经营风险最小化的途径;并强调呼吁打破地区、行业、部门和所有制的限制和封锁,促进连锁商业规划的合理布局,提倡跨地区、跨行业的连锁经营。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法则告诉我们:只有尽可能多而快的把企业商品销售于社会,企业才有自身的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科技的进步。因此连锁业这种新型的流通方式必将在中国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后被说成是在1998年5月12日引进的异地传销行业的日子,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反传销网文章地址:http://www.fcxw.cn/xinaoshilu/zhuanjia/fcx5666/2104.html
下一篇:传销都触犯了哪些法律?有哪些罪?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更多>>